作為重慶兩江新區開發開放主戰場,兩江新區魚復新城近年來將新發展理念作為指揮棒、紅綠燈,圍繞加快打造高質量發展引領區、高品質生活示范區的目標,將產業發展與新城建設相結合,鉚足牛勁,真抓實干。
如今
這座新興之城
項目、資本、人才正不斷匯流
宜居宜業宜樂宜游宜商的

圖為兩江新區魚復新城新貌。謝平 攝
魚復新城地處“一帶一路”倡議和“長江經濟帶”聯結點,長江黃金水道和穿境而過的渝懷、渝利、東南環線鐵路,以及渝宜、兩江內環線等高速公路,構建了便捷發達的立體交通網絡,吸引了眾多智能制造名企落戶于此。
2020年5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公布了《關于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支持重慶打造內陸開放高地和開發開放樞紐。
魚復新城積極推動各大通道互聯互通。長安大道、福生大道、兩江大道等主次干道建成通車,“五縱六橫”骨架路網基本形成。
目前,魚復新城正以承接寸灘港貨運功能和打造果園港國家樞紐經濟產業園為契機,推動港區物流企業、交易企業集聚,積極融入雙循環新發展格局。
今年4月,賽力斯華為智選SF5在上海車展上市;6月,長安汽車正式發布藍鯨iDD混合動力系統······汽車產業亮眼的成績背后,離不開魚復新城深耕多年的厚積薄發。
魚復新城已形成“5+X”汽車產業布局,依托長安汽車、北京現代、金康新能源、瑞馳新能源、上汽通用五菱五大整車廠,引進80余家全球知名的汽車零部件配套企業,形成了較完備的汽車產業鏈條。此外,魚復新城不斷推動產業鏈、創新鏈、供應鏈、價值鏈深度融合,依托奧特斯、紫光華智等數字經濟龍頭企業及ABB等重點項目,全力打造龍盛智能制造創新走廊。目前,魚復新城已落戶世界500強企業12家,建成智能化項目40余個、智能工廠8個、數字化車間17個。
在“以人民為中心”理念引領下,魚復新城著力為民眾創造高品質生活空間。目前,魚復新城建成安置房237萬平方米、安置近5萬人,兩江新村實驗學校正加緊建設,江北區人民醫院兩江分院簽約落戶,復盛高鐵站實現“公交化”運營······重點項目快速推進,民生和城市功能配套正逐漸補齊。

圖為三板溪公園。謝平 攝
進入夏季,“網紅”三板溪公園漫山遍野的馬鞭草吸引游客接踵前來打卡拍照。此外,魚復新城還精心打造了石河清公園、雙溪公園、粉黛公園、花巖山公園等高品質生態公園,扎實做好生產生活生態“三生”和宜業宜居宜游“三宜”的文章。
今年,魚復新城啟動兩江·復盛汀·科技灣總體概念方案設計,圍繞數字經濟發展和智能智造產業布局,集聚科技創新和現代服務業企業,打造國際化綠色化智能化人文化現代城市樣板。此外,魚復新城積極落實“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要求,探索建設智慧能源系統,實現多能互補,支持企業綠色低碳發展。“高標準規劃復盛汀·科技灣,是魚復新城落實新發展理念的具體實踐。”兩江投資集團副總裁,兩江魚復投資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唐峻介紹,魚復新城以“產城融合、職住平衡、生態宜居、交通便利”新城建設要求為指引,把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貫徹到新城規劃建設全過程,形成了“1533”的“十四五”發展思路。“十四五”期間,魚復新城力爭實現由“園區建設”向“城市運營”轉變,持續深入推進以大數據智能化為引領的創新驅動發展,加快集聚高端高質高新產業,抓好項目化、場景化、事項化落實,全力建設高品質生活宜居地。
在新發展理念的指引下,魚復新城將圍繞兩江新區打造“兩大”定位、建設“兩高兩區”目標,持續發力推動產城景融合發展,全力建設宜居城市、韌性城市、智能城市,努力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