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日報推出報道——
《兩江新區 聚焦為民服務
建設高品質生活示范區》
關注兩江新區
如何切實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
一起來看詳細報道!
﹀
﹀
﹀

▲ 重慶日報6月28日022版
切實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 兩江新區 聚焦為民服務 建設高品質生活示范區 “兩江新區第一人民醫院擴建項目,是新區在黨的百年華誕到來之際獻給群眾的‘健康厚禮’。” 兩江新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皮濤表示,擴建項目所處地塊具有較高的商業價值,將其劃撥用于社會事業,折射的正是兩江新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把人民群眾放在心中,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初心。
▲ 兩江新區第一人民醫院供圖
聚焦“兩高兩區” 打造“金色民生”
聚焦重點領域 增加高品質生活供給

▲ 陳力行 攝
2021年,新區在聚焦教育、醫療、養老等領域,啟動了10件民生實事。新區正在或即將實施一批學校、醫療機構、文體設施和養老機構的工程建設項目,涉及學校建設,高端化、國際化、智慧化基礎教育高地打造,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整體升級以及以圖書館、文化館建設為代表的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建設。
▼
聚焦“一老一小” 讓老有所養小有所育
去年12月20日,兩江新區第一人民醫院康復養老中心正式投用。這是兩江新區首個由公立醫院舉辦,集醫療、康復、養老為一體的綜合性醫養服務機構。
兩江新區加大養老服務設施投入和養老機構建設力度,社區養老服務設施達到46個,實現了全覆蓋。同時,建設2個公辦養老機構增加床位504張,并導入了一批國內外品質優、規模大、標準高養老機構,持續為中老年人提供高品質生活集成服務,初步滿足老年人養老服務需求,轄區群眾獲得感、幸福感不斷提升。

聚焦基層治理 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
新區人口密集、人員流動大,既有商品房社區、也有公租房安置房社區,既有辦公樓宇,也有產業園區。
▲ 改造后的邢家橋社區安置房小區。馮戀/攝
提起人和街道邢家橋社區,那里過去曾是臟、破、舊的代名詞。2019年以來,在社區黨委書記謝蘭的帶領下,社區不斷推進老舊小區改造提升工程,這個兩江新區的老社區,成功完成了488套安置房整治工程,邁出了城市更新的第一步——硬件物理改造,“破房”搖身變成“洋房”,圓了1422位居民的安居夢。
圍繞群眾所盼,解決群眾所急,在推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中,邢家橋社區推出《2021年十件民生實事清單》:6月,完成黃桷樹步道功能修復,綠植修剪;7月,完成人興路規范停車;10月,對148號—158號院內化糞池進行整改······這些民生實事,正在逐一從規劃,成為現實。

在大竹林街道,從今以后,居住在這里的居民再也不用為出行犯愁了。
“公交站都到我們小區‘家門口’了,我們肯定滿意,感覺安逸噻。”市民陳宗柏說。
坐公交車難、候車時間長、站點設置不合理、站點周邊亂停車現象嚴重······大竹林街道接訴即辦,針對這些群眾出行的痛點、難點,聯動相關部門,依法依規完善線路標識標牌及遷移舊站點、增設新站點等工作,居民出行難題順利得到解決群眾。
在鴛鴦街道,街道將“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創新性融入到基層矛盾調解中,打造以轉業、退伍軍人為骨干的“老班長調解室”,成功調解各類矛盾糾紛案件近500件。
下一步,兩江新區將進一步用心用情用力辦好民生實事,打造高品質生活空間,增加高品質生活供給,筑牢高品質生活保障,以破解難題的“力度”展現新區發展的“溫度”。
重慶兩江新區
? 2020 重慶兩江新區開發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渝ICP備2020014939號-1
渝公網安備 50011202502943號網站建設:指引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