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世界百年變局加速演進,國際市場波動風險加劇,國內發展動能深度轉換,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我國以新質生產力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四梁八柱”政策體系日益完善,前進道路上的機遇和挑戰都發生了新變化。國有企業作為國民經濟的“頂梁柱”,更應深刻洞察科技之變、產業之變、時代之變,持續增強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戰略主動,加快推動傳統產業優化升級和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發展,進一步增強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競爭力,推動高質量發展新躍升。
深刻把握國有企業發展新質生產力的獨特優勢。2023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黑龍江考察時首次提出“新質生產力”。2025年全國兩會期間,進一步提出“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基本路徑”。這些重要論述為新時代新征程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了科學指引。
國有企業作為黨執政興國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是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的中堅力量,具備多重獨特優勢。一是獨特的政治優勢。國有企業擁有科學的理論引領、強大的領導力量、深厚的文化血脈,尤其是組織體系健全完備,能夠更好發揮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將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貫徹落實到高質量發展全過程,推動實現黨的建設與生產經營深度融合,為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提供堅強政治保證。二是獨特的創新優勢。國有企業作為中國先進生產力的代表以及引領創新的關鍵力量,能夠依托自身超強的資源整合能力、完備的科技創新體系、持續的研發投入能力等進行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打造更多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的“硬核科技”。三是獨特的產業優勢。國有企業多集中在關系國家安全、國民經濟命脈的關鍵領域,往往是培育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載體和主要陣地。尤其大型國企擁有自主可控的完整產業鏈、供應鏈,能夠引領帶動上下游企業協同發展,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技術持續迭代,為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提供產業支撐。四是獨特的人才優勢。近年來,我國國有企業憑借自身要素資源、政策支持、行業影響力、社會形象等多方面的優勢,基本構建起“戰略牽引—能力重構—生態賦能”的新型人才發展范式,這對高端人才極具吸引力,不僅可以實現人才量的積累,更可以實現質的提升。
?積極探索國有企業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實現路徑?。中國平煤神馬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平煤神馬集團)黨委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持續推動企業向新、向高、向好發展。
毫不動搖做好創新驅動大文章。近年來,中國平煤神馬集團黨委堅定扛牢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主體責任,以機制改革激活創新動力。在全省國企中率先成立科技創新委員會,探索實施科技創新“五項特別規定”,著力打造“工資靠課題、獎金靠成果”的制度體系,陸續突破高純硅烷、軟粘煤煤層氣開采、氨基己腈等多個“卡脖子”難題。以產業優化重塑發展優勢。每年滾動實施一批重大戰略性創新項目,推動創新鏈產業鏈深度融合。重點瞄準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做足煤炭“取其材、用其能、固其碳、不污染”文章,延鏈發展高附加值的碳材料、硅材料、尼龍新材料、新能源和新型儲能等新產業,加速構建以新質生產力為先導、戰略性新興產業為主導、傳統產業為支撐的現代化產業體系,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營收突破530億元。牽頭研發的高強尼龍66工業絲可滿足大飛機輪胎骨架材料性能要求,助力大飛機子午胎國產化替代。戰略性布局的碳化硅第三代半導體粉體項目,產品純度、成本優勢全球領先。以人才引育激發創新活力。圍繞構建“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柔性引才用才體系,成立黨委人才辦公室,設立每年超2000萬元的人才專項發展資金。目前,擁有3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在站博士20人,聘任5名院士、8名行業領軍人才擔任集團首席科學家、首席科技顧問,引進20支國內一流創新團隊,逐漸形成了以科技興帶動人才聚、產業強的創新生態。
全力以赴答好深化改革大課題。中國平煤神馬集團黨委時刻牢記“國之大者”,堅定把深化改革作為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做強做優做大企業的關鍵一招,縱深推進主業進位爭先、輔業自主發展、困難企業脫困、資產結構優化“四項工程”,大力推進人力資源十年規劃,進一步探索開展管理人員職級薪改革,強力推進總部機關管理人員“先起立再優化”、基層單位領導班子成員“公開競聘上崗+經營業績保證金”等標志性改革,推動在崗職工總數從15.5萬人優化到目前的10.8萬人,機關總部人員壓減50%以上,在提升管理效能中壯大人力資源優勢,打造匹配新質生產力發展的新時代產業工人隊伍。同時,緊跟時代步伐,大力發展數字生產力,統籌推進數字化轉型,大力實施智慧平煤神馬建設,積極接入人工智能系統,全面建成集團云中心和大數據中心,40余項核心業務“上云用云”,邁上數字化轉型發展快車道。
牢牢把握對外開放大機遇。中國平煤神馬集團黨委大力實施“東引西進出海”戰略,以高水平開放帶動高活力創新。“東引”,就是吸引和承接東部沿海地區先進技術和優勢產能,著力發展芯片基材、礦用高性能鋰電池、尼龍66高端民用絲等戰略性新興項目,帶動產業鏈質變升級。其中,聯合上海交大技術團隊歷經11年持續攻關,先后實現高純度硅烷、國產化電子硅、區熔級多晶硅三項重大技術突破,徹底結束了技術和市場長期被國外壟斷的歷史。該技術“策源”企業于2022年成功登陸北交所,成為氫硅材料“第一股”。“西進”,就是進軍新疆、寧夏等西北地區,鏈式布局煤電尼龍一體化、風光電氫一體化,推動西北豐富資源要素與集團先進技術、特色產業優勢互補。“出海”,就是放眼“一帶一路”廣闊市場,在歐洲、中亞、東南亞和日韓等地,打造海外貿易、技術合作、能力輸出“橋頭堡”。
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為國有企業發展新質生產力提供根本保證。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也是國有企業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根本遵循。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不僅是發展命題,也是改革命題,更是黨建工作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的時代命題。國有企業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必須堅持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不動搖,把高質量發展作為硬道理,在發展新質生產力中充分發揮黨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的領導作用,確保黨組織在新質生產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布局的決策、執行、監督各環節“有為”“有位”,把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轉化為國有企業的發展優勢、競爭優勢。
注重?系統觀念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關鍵所在。發展新質生產力是一項長期任務和系統工程。以高質量黨建賦能新質生產力發展,必須堅持系統觀念、統籌兼顧、整體推進,勇于打破部門壁壘和行業界限,構建“黨建+產業+創新”的融合發展生態。一方面,注重頂層設計,將黨建工作與國企改革、科技創新、產業升級同步規劃、同步部署,形成協同發力的良好局面,推動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另一方面,積極擁抱人工智能時代的到來,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掀起主動學習人工智能的熱潮,不斷提升運用人工智能技術的能力和水平,更好解決企業生產經營的實際問題,持續為發展新質生產力注入強勁數智動力。此外,建立動態調整機制,及時總結經驗、優化路徑,確保新質生產力發展始終與時代要求相適應。
強化?人才驅動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有力支撐。發展新質生產力最終要靠人才。近年來,中國平煤神馬集團實施人才強企戰略,構建以組織引領提質、干部引路提能、人才引力提智、考核引導提效為主要內容的“四引四提”工作機制,搭建了內部“科研人才網絡社區”與外部“招才引智”“聚鳳筑巢”并舉的人才矩陣,形成“黨建引領—人才培育—創新突破”的閉環體系,不斷激發人才在發展新質生產力中的關鍵作用,逐步形成了“才聚企興”的生動局面。面對新形勢新任務,國有企業更應積極對標世界一流和行業領先企業,實施更加積極、更加開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培養建設一支具有企業家精神的管理隊伍,一支具有科學家精神的技術隊伍,一支具有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的工人隊伍,全力打造興業強企的主導力量。
(作者系中國平煤神馬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
重慶兩江新區
? 2020 重慶兩江新區開發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渝ICP備2020014939號-1
渝公網安備 50011202502943號網站建設:指引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