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春節,令每一個重慶人振奮難忘。
兩江新區賽力斯超級工廠內,780臺問界M9新能源汽車匯成震撼的光影畫卷;城市道路上,長安啟源Q07疾馳而過,點亮兩江四岸的戶外大屏;川江號子、重慶脆皮魚等非遺搬上熒幕,升騰滿滿煙火氣……一個個重慶元素,亮相央視春晚及元宵晚會的舞臺,這座美麗山城,再次吸引全球目光。

▲ 兩江新區長安汽車亮相春晚重慶分會場。
新春的歡喜仍在蔓延,
蛇年的重慶已然啟程。
2月5日,
重慶市委召開“新春第一會”,
吹響了“六區一高地”建設的沖鋒號。
去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來渝視察,賦予重慶打造新時代西部大開發重要戰略支點、內陸開放綜合樞紐“兩大定位”,為重慶高質量發展帶來新的重大機遇。
市委六屆五次全會,審議通過《中共重慶市委關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重慶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重慶篇章的意見》,立足重慶在西部和全局中的新定位,提出重點打造“六個區”。
“新春第一會”提出了總體思路——聚焦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重慶篇章總綱領總遵循,緊扣做實“兩大定位”、發揮“三個作用”新使命新任務,緊盯市委經濟工作會議和市兩會確定的目標任務,進一步強化黨建統領,迭代升級“六區一高地”建設體系構架,奮力打造“西部領先、全國進位和重慶辨識度”標志性成果。

▲兩江新區。
“六區”即西部地區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內陸開放國際合作引領區、全面深化改革先行區、超大城市現代化治理示范區、城鄉融合鄉村振興示范區、美麗中國建設先行區;“一高地”則是打造新時代市域黨建新高地。
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十五五”規劃蓄勢之年,是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重慶篇章的關鍵之年。
2024年,兩江新區全域GDP突破5000億元大關,經濟總量和綜合實力邁上新的臺階。2025年,循著逶迤的長江岸線望去,杭州“六小龍”出圈,引發眾多城市和地區在反思中“深度求索”。以高質量發展為內核的區域競爭正在提速,作為重慶經濟發展的主戰場和重要增長極,更是重慶在西部地區帶頭開放、帶動開放的重要戰略性平臺,5000億之后,兩江新區,這片國家戰略疊加之地,如何再升級?兩江新區將堅決扛起“大區挑大梁”責任,認真踐行“六區一高地”行動,以干字當頭、唯實爭先的精神,奮力實現經濟發展“開門紅”,努力在現代化新重慶建設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兩江新區長安汽車廠焊接車間,智能機械手臂正在進行焊接作業。王加喜攝
推動西部地區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兩江新區加快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奮力打造先進制造業發展新高地。今年4月底前,兩江新區攻堅產業項目100個、開竣工產業項目規模500億元,推動全年全域GDP增長6%以上。
時不我待、搶抓先機,從湖光山色的兩江協同創新區到春意盎然的兩江數字經濟產業園,開春即全面掀起了干字當頭、唯實爭先的熱潮,動作頻頻:長安汽車宣布全力推進“北斗天樞2.0”計劃,力爭到2030年總體銷量突破500萬輛;搭載華為乾崑智駕ADS的深藍汽車S09正式亮相,將于上半年上市;萊寶科技關鍵工序自動化率已達100%,規劃分期開展車載觸摸屏的產業項目建設;摩方精密自主研發全球最薄“牙貼”,展望百億經濟拉動效應……始終把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作為主攻方向,是兩江新區推進高質量發展的成功經驗,更是在更高層級的全球競爭和風云變幻的發展環境中決勝未來,把牢主動權的必由之路。

▲繁忙的果園港集裝箱碼頭。王加喜攝
推動內陸開放國際合作引領區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錨定“內陸開放門戶”,兩江新區依托現代化多式聯運集疏運體系,大力發展臨港經濟,努力開創對外開放新局面。2016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兩江新區果園港,叮囑要把港口建設好、管理好、運營好,以一流的設施、一流的技術、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服務,為長江經濟帶發展服務好,為“一帶一路”建設服務好,為深入推進西部大開發服務好。
果園港,這個承載著“這里大有希望”殷殷囑托的樞紐區如今已成為重慶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即使春節期間,果園港7條作業線也24小時不間斷“滿負荷”運行;350余名建設者在渝新歐國際鐵路(果園港)多式聯運樞紐一期項目緊張施工,成為兩江新區作為新時代西部大開發重要戰略支點、內陸開放綜合樞紐核心承載區,高質量服務西部陸海新通道、共建“一帶一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等重大國家戰略的一個縮影;2月12日,元宵節當天,兩江新區成立第一屆涉外法律服務團,以鮮明的開放型經濟發展需求為導向,為涉外經濟主體、產業園區等提供相關法律服務,讓各類企業在新區真正感受到行政服務更高效、國際化規則更成熟、發展成長更快速……兩江新區伴隨著我國改革開放從沿海開放到內陸開放的歷史進程,要在“全球時間”里創造“兩江歷史”,必然也要以“世界視野”來打開“兩江空間”。

▲兩江數字經濟產業園。產業集團供圖
推動全面深化改革先行區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作為承擔國家重大發展和改革開放戰略任務的綜合功能平臺,兩江新區因改革而立、因改革而興,也必須向改革而行。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和“十五五”謀劃重要之年,深化改革、搶抓發展的機遇前所未有。兩江新區圍繞推動高質量發展、科技創新、高水平對外開放、優化開發區體制機制抓改革,努力發揮改革的整體效應和最大效能。
深化機關運行機制改革;推進國企戰略性重組、專業化整合、市場化轉型;提速建設數字化城市運行和治理中心;構建“教育+人才+科創+產業”融合發展模式;加快推進河湖廠網一體化改革;實行執法監管一體化……從人民的整體利益、根本利益、長遠利益出發,在大場景中找準小切口,兩江新區重點領域改革逐個突破,改出政府效率、改出市場活力、改到群眾滿意,成為全區上下廣大干部的一致目標。

▲兩江新區大竹林街道社區學院。記者 張錦輝 攝/視覺重慶
推動超大城市現代化治理示范區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將民生領域的“關鍵小事”辦成百姓心頭的“暖心大事”,這是兩江新區城市治理的溫度。建成151個公園,讓市民推窗見綠,出門入園;59個社區近1000個興趣小組,“家門口”的社區學院讓居民“敲得開門、認得到人、說得上話、幫得上忙、打得攏堆”;新增學校、學位,推動醫院建設,“惠民有感”不斷落地落實;“春風行動”如火如荼,一系列招聘“職”達家門口……兩江新區,把群眾急難愁盼的問題清單變成改革發展的責任清單,將高質量發展成果轉化為可感可知的民生圖景。

▲兩江新區&萬州區。
推動城鄉融合鄉村振興示范區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萬州區、兩江新區結對開展“一區兩群”對口協同工作,不僅心連心,更是行動力滿滿。兩江產業集團援助支持萬州中藥材深加工項目初見成效,一批批優質的中藥材產品從萬州走向全國;在萬州區恒合土家族鄉八一村里,村民們自己種植的高山蔬菜送到了兩江新區的大型商超,不少新區市民吃到了來自萬州的蔬菜;在兩江新區市場監管局幫助下,萬州區恒合土家族鄉引進落地“富慧養”智慧養殖項目,通過AI技術搭建“云上恒合優選”電商平臺,實現了跑山雞溯源、日志管理等新增研發功能。萬州區、兩江新區正立足各自稟賦,疊加共性優勢,以更大力度推動產業協同、以更實舉措促進城鄉融合、以更好方式強化科技協同、以更高水平深化開放合作、以更深情懷推進社會民生協作。

▲禮悅江灣。張坤琨 攝
推動美麗中國先行區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使長江經濟帶成為我國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主戰場、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主動脈、引領經濟高質量發展主力軍”。在長江經濟帶這條暢通雙循環的主動脈上,兩江新區以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戰略地位,成為了長江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的交匯點,“綠色發展”成為兩江新區實現產業與城市深度融合的重要切入點。率先搭建區域多跨融合的生態環境數據資源中心,建成覆蓋水、氣、聲、固危廢、環境安全等環境要素的“空天地”一體化智能感知網絡;涉及兩江新區直屬6個街道,11條河流和12座水庫的九曲河、中嘴河等流域水環境綜合整治工程高速推進,今年底就將完工,推動394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區基本達到海綿城市要求……綠色產業、綠色園區、綠色工廠與美麗藍天、美麗河湖、美麗山川,共同繪就一幅共建共享美麗新區的生動畫面。

▲兩江新區。王加喜攝
推動新時代市域黨建新高地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市域”要求黨的全面領導、全面加強黨的建設、全面從嚴治黨橫向到邊、縱向到底;“新高地”要求把改革精神和嚴的標準貫穿黨建工作,推動黨建統領整體智治,全力打造一批“西部領先、全國進位和重慶辨識度”的黨建標志性成果。兩江新區把“總書記有號令、黨中央有部署,重慶見行動,兩江抓落實”貫穿黨建工作始終,層層放大黨建統領優勢。2月14日,兩江新區召開2024年度黨組織書記抓基層黨建述職評議會,強調要講政治鑄忠誠、強賦能促發展、樹導向促擔當、抓基層夯基礎、從嚴管黨治黨上持續加力、唯實爭先,以更大擔當、更務實舉措筑牢黨建優勢、塑造發展勝勢。
在中華文化里,蛇是靈性、智慧和生命力的象征,寓意著豐收、吉祥和福瑞。蛇年新春,“開局即決戰、起步即沖刺”的兩江節奏,背后是實打實要將“軍令狀”化作“成績單”的兩江決心。新時代的坐標軸上,兩江新區在“六區一高地”建設中有基礎有條件、有信心有能力勇當先鋒,為不斷續寫中國式現代化重慶篇章貢獻兩江實踐。
部分資料來源:重慶兩江新區
重慶兩江新區
? 2020 重慶兩江新區開發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渝ICP備2020014939號-1
渝公網安備 50011202502943號網站建設:指引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