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慶政協報
奮斗答卷 2022重慶兩會特刊
推出專題報道——
《重慶兩江新區:航空航天產業蓄勢待飛》
聚焦兩江新區航空航天產業發展。
一起來看詳細報道!

▲ 重慶政協報2022年1月17日第16版
近年來,重慶兩江航空航天產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簡稱“兩江航投集團”)按照市委、市政府“打造在國內具有重要影響的航空航天產業集群”戰略目標,開拓創新、銳意進取,推進兩江新區航空航天產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引進有影響力的項目23個,形成了“1+5+1”的航空航天產業發展格局。
衛星互聯網及應用產業實現戰略布局
在兩江航投集團努力推動下,新央企中國衛星網絡集團分別與重慶市、兩江新區簽署合作協議,在渝兩家公司順利揭牌,共同打造衛星互聯網產業集群,培育“衛星互聯網+”新業態。在項目引領下,雙方將共同推動衛星互聯網系統建設,助力重慶兩江新區打造全國衛星互聯網高質量發展、高品質應用示范區。
中國星網應用公司
中國星網應用公司注冊資本金25億元,是落實重慶市與中國星網集團戰略合作的重要項目內容,是中國星網集團二級公司,承擔衛星互聯網應用產業發展主責,踐行中國星網集團三大使命中“帶動產業發展”要求,與重慶市共同構建衛星互聯網產業體系,打造衛星互聯網創新應用示范區,加快產業孵化,建設衛星互聯網融合發展新格局。公司定位于中國星網集團唯一的衛星互聯網應用“創新特區”和運營服務能力供給平臺,為產業發展和產業生態培育提供強有力的產業基礎和能力保障。
重慶星網系統院公司肩負著衛星互聯網系統設計、建設、運行的責任,是衛星互聯網系統總體專業支撐單位,為衛星互聯網建設運營發展提供技術支撐和能力保障。
商業航天研發制造產業勇于探索
“十三五”期間,兩江新區開始在商業航天領域布局,引進了中國商業航天先鋒企業,中國最早研制與生產固體火箭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零壹空間集團。

零壹空間集團
零壹空間集團引入的機構股東包括哈工大機器人集團、兩江基金等,累計融資近10億元。2019年始,零壹空間集團逐步進行垂直一體化業務布局,現已擁有3家研究院,2個研究中心,已建成火箭智能總裝基地、固體火箭發動機研制基地及電子產品試驗及批產基地。
目前零壹空間集團已逐步具備火箭技術開發的軟硬件條件,形成信息化、智能化、實戰化的“火箭+”產業服務平臺,成功打造了零壹火箭、零壹電子、零壹動力三大技術平臺,成功研制靈龍、望舒、玄鵲、玄珠、鴻鳴五大系列產品。
無人機產業積極布局
在全球市場,無人機正從一個消費者產品逐步滲透到各行各業的應用當中。根據Morgan Stanley數據,我國無人機市場仍將保持快速增長,預測到2025年,市場規模3340億元。兩江新區目前已搭建起以順豐無人機為龍頭的產業鏈。
重慶豐鳥無人機
重慶豐鳥無人機(順豐無人機)是順豐集團旗下大型無人機技術和服務提供商,致力于運用智能航空技術,提供高效物流服務。通過自主研發和對外合作,順豐無人機將打造業載150公斤—3噸級大型無人機生態,與順豐航空物流網絡干支對接,助力順豐構建“干線大型有人運輸機+支線大型無人機+末端小型無人機”的三段式航空運輸網絡,實現36小時快遞通達全國。除了服務物流市場,順豐無人機還為高端優質農產品、JIT供應鏈、政府應急救災、緊急醫療援助、遠期客運等提供安全、可靠、經濟的航空運輸服務。

▲ 豐鳥航空 供圖
億飛智聯
億飛智聯2016年從北京遷入兩江新區,主營無人機和無人機智能機載設備。擁有自主知識產權與核心技術;圖傳、吊艙、飛控等核心產品及航電系統均屬于行業內領先水平;堅持“創新發展”,為行業應用提供軍工級高可靠性產品。
航空動力及關重件產業特色鮮明
航空發動機是我國面臨的主要“卡脖子”技術之一,目前兩江新區已布局了空天推進技術研究院、三耐科技、綠色航空技術研究院等項目,為航空動力及關重件產業發展提供了基礎。
空天推進技術研究院
空天推進技術研究院依托中國工程院樂嘉陵院士團隊,將重點建設航空發動機核心部件及整機仿真設計平臺,開展3.5馬赫超高聲速航空渦輪發動機總體設計,軸向超音多級壓氣機、高溫升燃燒組織、高效渦輪復合冷卻等部件關鍵技術攻關,以及整機研制與地面演示驗證等,滿足未來超高聲速航空渦輪發動機領域的需求。

▲ 兩江協同創新區 艾爽 攝
三耐科技
三耐科技主營以航空動力領域先進復合材料、先進陶瓷材料、高性能結構材料為代表的新材料技術開發、轉讓、咨詢、服務及相關產品研發、制造等,是航空發動機關重件領域的新興勢力。
通用航空產業全鏈條布局
經過多年發展,兩江新區圍繞“天、地、人、機”四大要素,“政、融、合、觀”四大理念,已落地兩江機場公司、華夏通航、重慶通航集團等企業,通航產業“制造+運營+服務”的全鏈條發展格局基本形成。
龍興通用機場
龍興通用機場位于兩江新區航空航天產業園核心區內,由兩江航投集團全資子公司兩江機場公司全權運營管理。擁有1條800米跑道,40萬平方米站坪,37個停機位,航管綜合樓1545平方米。配套的龍興飛行服務站是國內首家獲得局方授權具有飛行計劃申報服務功能、實現地方氣象數據接引和轉發的飛行服務站,可保障飛行培訓、警巡、航空護林、空中旅游和試飛等任務。

▲ 重慶龍興通用機場
重慶通航集團
重慶通航集團是兩江新區航空航天產業園入駐的首個制造類項目,先后成立6家子公司。其中,重慶通用航空有限公司是甲類通用航空公司,經營項目為陸上石油服務、航空攝影、空中廣告、航空護林、空中巡查、城市消防、醫療救護等;重慶通用飛機工業有限公司從事直升機和固定翼通用飛機的零部件制造,整機總裝、試飛、噴漆以及整機和零部件的銷售和服務;重慶通用航空技術研究院公司現正研發和引進新的直升機和輕型固定翼通用飛機。
空天新材料產業國內領先
《重慶兩江新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大力引進先進制造業急需的關鍵戰略材料,布局高性能碳纖維、特種合金、半導體領域,壯大高溫合金、高端鈦合金領域。2016年起,兩江新區在航空航天新材料領域開始布局,先后引進了以金世利公司和兩航金屬公司等為代表的航空航天新材料企業。
金世利公司
金世利公司是從事高端鈦及鈦合金材料研發、生產的高新技術民營企業。通過引進吸收世界級的鈦合金核心技術和生產經驗,旨在解決中國高端鈦合金材料的重要部件國產化應用、關鍵產品質量穩定性的問題。自成立以來,該公司已形成了從合金熔煉、鍛造、擠壓到無損探傷、檢驗檢測全流程高端鈦合金研發及工程化生產的能力,可年產5000噸鈦及鈦合金鑄錠,3000噸棒材、絲材、鍛件、板材及20噸擠壓型材管材。

▲重慶金世利航空材料有限公司鈦合金鍛造廠房(兩江航投集團供圖)
兩航金屬公司
兩航金屬公司是西北工業大學重慶科創中心依托高性能金屬構件與精確成形科研與產業化團隊,通過科研成果轉移轉化形式孵化的第一家產業化公司。
“空天+”服務產業發展迅速
近年來,兩江新區空天科創、教育與培訓發展迅速,正向空天科創孵化、空天教育培訓、空天文化與旅游、空天專業技術服務等為主的“空天+”服務全產業鏈布局。
西工大重慶科創中心
西工大重慶科創中心是由西北工業大學與重慶兩江新區管理委員會共同組建、聯合舉辦的事業單位,以致力于科技創新為宗旨,以服務于科技成果轉化為定位,實施“產業+”戰略,以成為全國有影響的重要科技創新和產學研平臺為愿景。科創中心主要圍繞重慶地方發展需求,開展科技創新、科技成果轉化、產業項目孵化和人才培養等方面的工作。

▲ 兩江新區西北工業大學創新中心 江于同 攝
基輔理工(重慶)研究院
基輔理工(重慶)研究院作為基輔理工在海外設立的首個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高新技術研究院,將依托基輔理工強大的科研力量,整合烏克蘭一流的科研團隊和先進科研成果,圍繞材料科學、焊接技術、航空航天等領域,與國內大學、科研機構、實業企業緊密合作開展聯合研發和成果轉化,形成“行業關鍵、重要共性技術平臺”+“高科技設備、產品”的研發成果體系,打造出以研究院為紐帶中樞的,具有高技術水平的聯合研發中心集群和具有高產出水平的高科技公司集群,建設“外引內融、產研協同”的科技創新共同體。
華夏教育科技
華夏教育科技為華夏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是國內少有的航空綜合訓練中心,已具有飛行類(CCAR60、CCAR142)、客艙服務&保衛類(CCAR121)、維修類(CCAR147、CCAR121/145、CCAR66)及綜合類(危險品初始、禮儀等)等培訓能力,可為飛行員、乘務員、維修人員、空中保衛人員、簽派員等提供全面培訓。
以“十四五”規劃為引領
兩江新區航空航天產業蓄勢待飛
“十四五”時期是重慶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關鍵發力期,是重慶開啟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征程、譜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的關鍵時期。兩江新區航空航天產業發展與產業園建設將踐行習近平總書記“航空強國”“航天強國”的重大囑托,積極融入新發展格局,切實擔當新發展使命,用新發展理念勾畫兩江新區航空航天產業發展未來圖景,使其成為重慶航空航天產業發展的核心區與主戰場,成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打造世界級裝備制造產業集群的重要抓手,成為支撐我國航天強國與航空強國戰略實現的重要戰略高地。

▲ 中國首枚民營自研商業火箭“重慶兩江之星”OS-X火箭“首飛成功 萬難 攝
兩江航投集團從謀劃兩江新區乃至重慶市未來航空航天產業發展戰略的高度,深入研判發展形勢,科學分析產業格局,完成了航空航天產業“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編制。下一步,兩江航投集團將以“十四五”規劃為引領,以“鏈長制”為主要抓手,制定航空航天產業鏈主攻方向和招商策劃書,推動出臺衛星互聯網產業發展指導意見和航空航天產業專項政策,加快構建以衛星互聯網及應用產業為核心,以商業航天研發制造、無人機、航空動力及關重件、通用航空、空天新材料等5個產業為重點,以“空天+”服務產業為支撐的“1+5+1”航空航天產業集群,建設航空航天產業核心區、衛星互聯網產業示范區、航空航天產業孵化園、無人機孵化園、航空航天場景化展示及總部基地等“兩區兩園一基地”,力爭到“十四五”末,園區實現上市企業2-3家,航空航天產業產值100億元。
部分資料來源:重慶政協報 重慶兩江新區
重慶兩江新區
? 2020 重慶兩江新區開發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渝ICP備2020014939號-1
渝公網安備 50011202502943號網站建設:指引科技